日前,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精密的设备正全速运转,“全副武装”的工人们紧张忙碌,一片片蓝宝石衬底通过一道道严密的加工流程被生产出来。
“蓝宝石衬底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已申请和拥有专利33项,2014年销售量达360万片。”公司负责人说,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是吉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公司目前已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项,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
近年来,扬中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市企业发展“隐形的翅膀”,为地方经济植入了长远发展的“芯片”。
政产学研合作打造“智慧桥梁”。扬中市政府聘请了30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学者、专家为科技顾问,并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目前全市80%以上的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实施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近200项,联合建立研发实体20多家,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5.3亿元。
“顶层设计”搭建保障平台。扬中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20%,高新技术产品达5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保持在70%以上的工作目标,明确了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提供“顶层设计”。
创新“引擎”激活转型原动力。在“崇尚科技、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中,一家家专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经济稳步发展,成长为行业“领跑者”乃至国际“单打冠军”。环太集团在行业内率先研发应用 “微量掺锗技术”“超薄片技术”等,硅片转换效率全国领先;和成显示用高科技打造液晶面板,连续3年每年专利申请量都超过了50件,2014年授权专利30多件,成功奠定了国产液晶品牌的行业地位;星河集团研发的核电厂用核级波纹管仪表截止阀不光是国内的第一和唯一,并且代表中国制造,步入国际市场。
来自扬中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扬中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占GDP比重预计达2.7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2件,创新已成为扬中发展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