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产业集聚促电子商务发展。加大对电商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积极招引一批市场认知度高,行业品牌效应广的电商企业,带动本土电商企业良性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引导,强化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年内培训电商3000人次以上。积极开展“千企触网”行动、线上销售、线下体验活动同步开展,推动重点工业企业、实体店铺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确保年内网店数、出单数、网上销售额翻倍增长,分别达到3000家、出单1000万单、电商实现销售额超过8亿元。
二是加强载体建设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乡镇网络创业专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商招引,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电商集聚,把网络创业专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成集仓储、销售、物流、培训、体验为一体的网络创业集聚区,确保年底前入驻电商15家以上;经济开发区、农业产业园、乡镇全民创业园年底前要有510家企业建立网上销售渠道;在乡镇集镇区或新型社区选择一条有一定商业基础或闲置的小区门面房打造电商特色街区,推动零散电商集聚发展,年内各乡镇、街道培育创业街区1条以上;按照“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充分利用各地名优农产品等产品品牌开设网络创业示范店,示范和引领更多群体从事网络创业,年内各乡镇(街道)培育网络创业示范村1个以上,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以上;众兴镇培育成网络创业示范镇并通过市级验收。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促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合作总社作用,各乡镇成立乡镇电子商务合作联社,所有村居成立村级合作社,年内入社会员达3000户以上。做大县电子商务供销合作总社平台,加强县内优秀农产品、工业产品外销力度,为县内电商提供充足优质货源,年内通过县电子商务供销合作总社平台提供货源品种500个、销售产品总额达5亿元以上。完善县公用合作总社运营体系,加强仓储、物流、金融、包装等配套能力建设,年内确保开设电商贷品种5个以上,发放贷款2亿元以上,利用乡镇客运站发展物流、快递中转站10个,包装、制版10个品种。
四是“五个一”培育促电子商务展。开展“一企一店”培育,利用互联网平台效应深度整合传统的产业链、技术链、服务链,从产品形态、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盈利模式、品牌塑造等方面加快生产网络跨界演变,推动“互联网+制造”融合创新,年内新增网上销售企业510家以上;开展“一铺一店”培育,推动“互联网+商贸”行动,全面推进互联网进社区、进街区、进专业市场,推动互联网与商贸融合创新发展,开展 “互联网+商贸”活动,年内城区人民路(众兴路—北京路)、振兴(泗中路—解放路)两侧实体店铺实现80%“一铺两店”;开展“一社一店”培育,推动农业农村与互联网整合发展,健全农副特产品网上购销体系,加快做大苏宁易购泗阳馆,力争年内实现“互联网+合作社”30家;开展“一品一店”培育,充分利用泗阳膘鸡、泗阳青虾、云渡桃雕、新袁羊肉、苏丝产品、泗阳御珍等泗阳地产品品牌,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在苏宁泗阳馆开馆的基础上,力争年内实现“互联网+泗阳品牌”50家;开展“一人一店”培育,鼓励泗阳知名作家、画家开设网店、民间艺人、微店输出泗阳文化产品文艺作品,鼓励各行业工匠师开展网上个性化定制、鼓励大学生村官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开展“一人一店”网络创业,年内实现“一人一店”1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