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走出去’建筑企业的税务顾问。”海门地方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科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国际税法相关的书籍,科长施辉说,他们也在不断充电,只为更好地服务“走出去”的建筑企业。
海门是传统的建筑之乡,近年来,“走出去”承接工程项目的民营建筑企业越来越多,业务量也不断增长。建筑企业在海外承接工程,必然涉及国际税收问题。但海门地税走访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民营建筑企业并不了解国际税收协定。
“比如个人所得税,国内的起征点是3500元,而对于从事境外劳务的个人,起征点则是4800元,很多企业一开始连这个都不了解。”施辉说,不了解国际税收相关规定,对民营建筑企业承接海外工程造成一定阻碍,也促使税务机关对现有“走出去”民营建筑企业税收管理体制进行思考。
“企业最缺的就是业务精通的专职税务顾问。”施辉和同事们组成了“走出去企业服务团队”,走访“走出去”建筑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困难,听取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定期联合政府商务部门,对“走出去”民营建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式的税法宣传;对部分在海外有大工程大项目的企业,利用税收服务志愿者这一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事前税务指导、事中税务支持、事后税务总结工作模式。
龙信集团是海门三家拥有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之一,在沙特、安哥拉、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工程项目,“海门地税六分局的工作人员,在公司海外工程税收管理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比如提醒我们提前与所在国的税务机关对接等。”龙信集团海外公司负责人徐巍松说。
对于企业海外承接工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海门地税也及时给予政策支持。徐巍松回忆起龙信第一次接触援外项目的情形:那是在中非共和国的一个电视台项目,龙信负责的部分工程款大概1000万元人民币。但因为是中方援助的,项目在外方验收合格后,工程款由国内方面结算给公司。该如何适用税收条款?“六分局的工作人员很认真负责,查阅了两国间的税务协定及援外项目的细则,多次与我们协商,最终按照正常的国际工程项目予以结税,免除了5%的营业税及其他附加费用。”徐巍松对他们在法律的框架内、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的做法赞誉有加,“贴心税务‘顾问’为企业提高了效益,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