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互联网经济中传统企业如何实现线上线下通吃”、“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创造翻番业绩”……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双创”时代,这些问题被无情地抛给了众多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而位于顾庄生态园的如皋市互联网经济创新中心,就能解决这些难题。
用互联网思维做活创业孵化器
创新中心坐落于顾庄生态园的入口处,充满现代感的共享式办公空间里,年轻的创业者们或在电脑前工作,或在会议室里激情讨论。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初次见到创新中心负责人顾晓炎,是在第四期如商同学会的学习会上,他正组织20多名企业家交流学习。
顾晓炎其实也是一名“创客”,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如创办了如皋嘉联网络有限公司,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如皋市太阳能和捏合机两大传统产业中80%的企业网站。用顾晓炎的话说,“创业的孵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环境。创新中心这个平台提供人才服务、商务服务、融资服务、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就像一个代孕的母体,创造和供给必须的养分。”
过去,一说起孵化器,似乎就是出租物业给创业者。在顾晓炎看来,这是创业服务业必须要改变的刻板印象。他认为,创新中心与传统孵化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用移动互联网“连接”所有的资源,包括人与空间的连接,人与服务的连接,还有人与人的连接。换言之,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做活创业孵化器。
整合资源打造两个服务平台
顾晓炎把创新中心定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者孵化平台--如商汇众创空间和“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企业家成长平台--如商同学会。
10月初,30多名企业家负责人和创业者一起走进华日生态稻米栽培基地,不少企业家为基地发展和资金众筹等方面提出“金点子”,5位企业家当场表示有合作意向。而这次活动收获颇丰的还有“90后”创业者梁吴晓,她创办的“速达跑腿”电商公司成功接下了华日生态稻米栽培基地的物流配送业务。
如今,如商同学会已成功举办了四期,拥有120多名学员。
创新中心打造的另一个平台就是如商汇众创空间。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国内首个关注长寿农业、创意花木、健康养生和休闲旅游等“农”字特色的众创空间。目前,已有寿乡冷鲜米、甜缘优果等10余家企业和团队入驻。
顾晓炎告诉记者,众创空间依托江苏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如商同学会优质资源,为从事高科技产业、生态农业种植、绿色食品加工、长寿养生旅游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者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1+N”资源激活创新创业双引擎
今年年初,如皋市互联网经济创新中心横空出世。
从最初的创业项目孵化,到后来成长为企业家,又从传统的企业家成长,蜕变成新的再创业孵化者,孵化和成长这两个平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创新即生存”,这就是创新中心提倡的“生存法则”--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企业家,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创业者。
“创新中心以‘1+N’资源倍增的核心模式运营。”这如何理解?
面对记者的疑问,顾晓炎解释说,“1”就是如皋市互联网经济创新中心,“N”就是市内外众多的优质资源,通过1个平台对接N种资源,链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企业家联盟、众创空间和互联网社群平台并形成战略合作,帮助传统企业实现快速创业与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创新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开放与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服务。
“目前,阿里巴巴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已向我们抛出橄榄枝,希望与我们开展培训合作。”顾晓炎表示,未来,创新中心将聚集大量商业载体,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