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申文勇 葛明 汪正文 魏欢庆 通讯员 张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业化试点’是我今年主抓的一个‘书记项目’,目的是解决这支队伍动力和活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在12月29日宿迁市委召开的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现场述职道。
述职报告必谈各自“书记项目”!这是今年宿迁市委对县(区)委书记和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新增加的一条硬性规定。“‘书记项目’抓得怎样”已是该市考量每个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基本功的重要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作为落实中央精神的责任主体,各级党组织书记如何抓好主业主责、干好“最大政绩”?怎么让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落地生根?宿迁的做法就是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今年以来,宿迁采取抓经济工作项目化的方法,从基层党建突出问题入手,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选择1-2个难题作为年度“书记项目”进行重点攻坚,真正扛起“第一责任”。“书记项目”的生动实践收效显著。宿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的批示肯定,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来宿调研等不同场合多次给予褒扬。
五百多“书记项目”夯实“最大政绩”
多年来,很多党员干部觉得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比较虚,找不到落脚点和着力处,抓不出成绩,出不了效果。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能真正“落地生根”。一些党组织书记缺乏主业意识,荒废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田”。
宿迁也不例外。一些书记对经济建设倾注大量精力,却对基层党建着力不多;不缺少抓发展的本领,却缺少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书记的“责任田”种出了庄稼,也长出秕子,生了杂草。
基层党建面临新挑战,传统方法渴求新突破。今年4月,在全市乡镇党委书记“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专题培训班上,市委书记魏国强与118名乡镇党委书记充分交流探讨后指出,党委书记抓党建也应该项目化,眼中有问题,手里有活干,不在于贪多求全,每年着力解决1—2个难题,积少成多,量变必然换来质变。之后,结合在“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年”中各地各单位针对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梳理出的责任清单,市委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回归“主业”,聚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想法和决策逐渐清晰。
“书记项目”怎么实施,如何选定?宿迁市委明确,把政府抓经济工作的方法引入党建工作,以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建项目推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选定项目对表全局发展“大坐标”,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查弱找差,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
“书记项目”引发各级书记们的强烈共鸣。沭阳县委书记胡建军将“党群议事会”作为自己的“书记项目”,着力解决村居民主议事决策参与面窄、随意性大等问题;宿豫区委书记张晓伟针对新时期基层党员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的问题,实施镇、村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升级计划……一个个困扰基层党建工作多年的难题被摆上了突出位置。
今年宿迁共排定516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聚焦问题、担当责任,每一个项目都有时间表、责任状,目标直指“最大政绩”。党组织的“一把手”成为抓党建的一把好手。
“书记项目书记抓”破解“老大难”
“截至11月,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6.65万元,其中用于沟渠疏通、新修农桥和环境卫生整治事项支出13.5万元……”12月26日一早,泗洪县金锁镇大门村老党员叶文生就收到村委会发的村务信息。
“以前村里事务公开不及时也不全,现在第一时间在信息栏、手机上都能看到,事事清楚,一目了然。”叶文生称赞的这一变化,缘于今年魏国强亲自抓的“书记项目”之一:规范提升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
“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今年以来,魏国强多次召开基层调研座谈会、民情恳谈会、专题会办会,并采取“微调研”方式深入50多个村居,看项目、查进展、听意见、解难题。他提出“三个明确”“三个强化”的六条规定立下了村级“三务”公开的规矩,全市1465个村(社区)“三务”公开得到全面规范和整体提升。
“给我上”和“跟我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带兵方式,其结果必然是大相径庭。抓“书记项目”同样如此。市委明确要求,“书记项目”必须亲自抓落实,不能以部门抓代替自己抓;不仅要抓好自己的“书记项目”,还要抓好下一级“书记项目”的跟踪问效,推动齐抓共管。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纷纷制定“书记项目”实施计划,排出工作进度表和“施工图”,倒排工期,现场办公,以“钉钉子”精神抓项目。全市上下形成了“书记的项目书记抓、书记抓书记的项目”浓厚氛围。
全市交通系统仅在一线工作的党员就有543人,人跟项目跑,人随工地转,“一线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是个“老大难”。就此,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沈学标把“重点工程临时党组织规范化管理”作为自己的“书记项目”。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他把所有符合党组织建立标准的重点工程工地跑了个遍,通过建立相应的党建制度,实施临时党支部全覆盖。现在,全市交通系统项目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工地设在哪里,党员组织生活就开展到哪里。
“书记抓、抓书记”,“书记项目”不是一句空话,许多困扰基层党建工作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严督实考”让实绩赢得“满意度”
各个“书记项目”进展如何?成效到底怎样?宿迁实施“严督实考”。
市委组织部建立“书记项目”巡查制度,采取随机选择巡查地点、随机确定巡查事项,到现场一线看实况、到群众家中访实情的“两随两到”方式,对“书记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常态化巡查。
今年以来,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全市已有37名乡镇党委书记被约谈提醒,4名乡镇党委书记被黄牌警告,19名村居党组织书记被免职处理。
市委对县(区)委书记抓党建责任“约法三章”:党建工作成绩不得低于经济发展成绩,年底两张“成绩单”一起交;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考核党建工作成果,重看群众满意度,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年度“书记项目”完成情况纳入述职评议考核,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
压力层层传递,责任步步传导。全市各县(区)委书记在落实“自己抓”的同时,强化督促乡镇和机关党委(党组)书记落实责任,并实行年度述职与专项述职相结合,跟踪问效、检验成效,年底考核不打“和牌”。
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多次召开“书记项目”推进会,先后8次到村(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发现问题逐条研究会办。同时,全县所有组工干部加入工作微信群,对“书记项目”推进情况,每日查报,传图“飞检”,群里“晒”实绩。
考核“吹糠见米”,收获“粮米满仓”。伴随着一个个“书记项目”开花结果,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也悄然发生。
“过去县乡‘一把手’联系客商往外跑得多,现在进村入户向下跑得勤”,“现在领导下基层调研座谈,少不了问党员数量有多少、班子战斗力如何”……昨日参加市里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代表说出了内心真切感受。
“‘财务公开’过去看不懂,现在账目笔笔清。”“盼了好多年,崭新的水泥路终于通到家门口了!”“党员干部天天给咱们办事跑腿,村里的工作当然要支持!”……老百姓用朴实的大白话,为“书记项目”打分评级。
宿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健认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实施,通过制度设计的“最先一公里”,打通党委(党组)书记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他们回归主业、干好主责,确保解决一批问题、赢得一片掌声、凝聚一片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