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谷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地铁的自动清分与售检票系统……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产品似乎很难和老牌国企“熊猫”挂上钩。
“这些都是我们生产的,电子装备现在已是我们企业的主打产品。”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德传告诉记者,实施创新驱动和市场导向战略,突破核心技术和供给瓶颈,实现内生增长和产业升级,曾经一度低迷、产销不对路的熊猫产品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工业自动化装备、交通电子装备、通讯装备已成为南京熊猫的三大主营板块,刚刚出炉的2015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比上一年有所提升,其中电子装备产业收入和利润增长14.5%和14.1%,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调结构,从“制造”到“智造”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液晶谷生产线上,一台台机器人手臂轻巧地拿起面板,又小心地放到指定位置。这套自动化平板移载系统就是“熊猫”生产的,“熊猫”是国内目前能提供此类工厂自动化传输设备的唯一厂家。
视线再转到国外。清晨,乘客们匆匆进入地铁站,无论是阿联酋迪拜地铁、印度新德里地铁,还是泰国曼谷地铁,由“熊猫”提供的自动售检票系统都在高效运转着。
一个是发展迅猛的轨道交通行业,“熊猫”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位居全国前三;一个是刚刚兴起的机器人行业,去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熊猫”名列前茅。市场的节拍,“熊猫”为何踩得这么准?
夏德传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制造业停留在低端,一年才10多亿元产值。2013年,液晶谷开始建设,里面的自动化装备全是进口货。这启发了我们:工业机器人是下一个风口,而‘熊猫’有装备产业方面的基础。”
2014年,在自主研发的同时,“熊猫”在日本设立机器人研究院东京分院,攻克了控制器等核心技术,数款工业机器人出炉。现在,“熊猫”不单单提供机器人,而且供应一整套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除了液晶谷,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液晶面板企业也都采用“熊猫”的装备取代进口产品。
在轨道交通信息化与装备方面,“熊猫”紧贴市场需求,巩固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成功进入迪拜、曼谷、新德里等地,成为亚太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收费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专用配套设备供应商。
去产能、补短板,创新拓展市场领域
一种高分子新材料,2014年以来给企业创造了4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亿元的利税。搞装备制造的跨界研发新材料,“熊猫”还真玩出了名堂。
长期以来,通讯产品一直是“熊猫”的主产品之一。几年前,企业接到来自欧洲的通讯天线订单,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一调查,这种高分子材料国内企业生产不出来,长期被外国垄断。“熊猫”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终于研发出了这种新材料,并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开拓了企业全新的利润源泉。
在补齐产业链短板的同时,“熊猫”还忙着去产能。随着互联网普及,公司的有线电视机顶盒产品市场需求开始萎缩。企业决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机顶盒产量,改做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出于应急需要,国家工信部规定,新出厂的电视,不用机顶盒也能接收一定数量的频道。为此,国家将拿出48亿元来引导各地电视台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基站。”夏德传介绍,研制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熊猫”通讯装备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降成本,善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
置身崭新的现代化厂房,可以感受到“熊猫”打造中国电子装备产业基地的力度和气魄。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新厂区建设所需资金没有贷款,全部来自资本市场。
熊猫电子1996年上市,但期间十六七年没有在资本市场募过资。按照传统思路,企业要建设就要找银行贷款,但贷款利息会让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赚的钱甚至还不够还利息。
2013年,“熊猫”第一次尝试了定向增发,在资本市场融资13.2亿元。这笔资金解决了很多问题,建了中电熊猫电子装备制造产业园,去日本投资机器人研究院,去海外拓展轨道交通信息化装备产业。夏德传告诉记者:“作为上市公司,除生产好的产品外,还要用好融资平台。一方面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运作和创新驱动,将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