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海门14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29.92亿元,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3%,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这是海门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成果。
5月25日, 17位北美精英携带创新项目来海门开展创业考察,分别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新区、海门港新区等地对接,多人表达了创投意向。加上之前的“创客汇”海外博士行等,海门,备受高端创新型人才青睐。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海门始终抓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通过对人才、产业、城市的智慧构建,引领经济发展形态转向“智慧经济”。
智慧人才注入创新引力
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人才。
今年初,海门出台《“创业海门523”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引进5名(个)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扶持20名(个)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培育300名科技企业家。其中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最高可以获得2000万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
近两年,海门先后出台了《 “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的意见》《 “123”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形成了覆盖全域、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体系。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月雷博士是海门人才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沈月雷从美国学成归国创业,凭着在生物医药模式动物免疫研究方面,取得填补国内空白的突出贡献,成功入选海门市“东洲英才”引进计划,获得200万元的人才项目资助经费。
求贤若渴引来凤凰栖枝。目前,海门人才总量已经突破20万人,其中各类高层次人才9000余人。先后引进中科院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24名,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42名,省“双创团队”2个,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6人。包括“世界化学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等在内的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纷纷来海交流洽谈。
拴心留才,海门在服务人才方面做足了功课。只要人才有需求,一律开辟“绿色通道”,送服务上门。该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在涉外协调、住房安居、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海门市人才办公室每年专程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体检疗养,让“第一资源”真正享受“第一待遇”。
名校揽才、企业聚才、海外猎才,海门的“人才红利”正充分释放。近两年,海门先后成功举办了“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中国制造2025·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主题峰会等高端人才年会,形成了“以发展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生动局面。海门先后蝉联“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荣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智慧产业增添发展动力
4月23日,百奥赛图动物中心在海门临江新区启用。该项目主要为相关群体提供模式动物定制开发与CRO服务。服务对象包括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科研学术机构,以协和医院、北大医院等为代表的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医院,也包括以冠科、药明康德等为代表的国际顶尖医药企业。
百奥赛图海门动物中心仅是海门生物医药产业板块的一个个例。位于临江新区的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规划32万平方米。配置有公共实验平台、GMP实验工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专门为科研团队、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研、创业、服务外包,是“2.5”产业的集聚地。
目前,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一二期已建成启用。园内已有香港浸会大学(海门)科技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海门分院、中科基因等40多个科研项目进驻落户,引进中科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博士、硕士等研发人员超百人。创业园成“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面对发展新形势,海门科学研判,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经济换挡时机,实施以机器换人、工艺革新等有效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同时,一着不让推进“510”转型工程,致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月上旬,海门又有两台设备被确定为省首台(套)重大装备。目前,海门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超过200家,应税销售贡献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0%。随着沿江沿海的深度开发,以招商重工、海新重工、燕达重工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工装备及相关产业布点沿江沿海,一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智慧城市撬动增长活力
轻点屏幕,实时显示本条线路车辆所在位置;打开掌上公交软件,输入所在位置和目的地,系统便能自动生成最佳乘车路线和换乘方案……今年,海门正式启动智能公交建设,通过打造智能公交体系,为市民出行提供智慧路径。
智能公交只是海门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门积极顺应城市智能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围绕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目标,突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智慧海门”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海门市信息化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去年该市实现通讯资产投资19.6亿元,通讯业务完成9.01亿元,全市应税销售超亿元前10强企业中,电子信息类企业独占3席。今年,4G网络、光网改造、基站扩容等项目计划投资3.65亿元。目前该市光缆线路总长度62.2万公里,上网用户总数89万人,占总人口的近90%,跻身“江苏省首批信息消费试验区”。
今年初,海门出台了《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城区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G级,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百兆级;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85%以上;城镇、农村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分别达到50M和20M;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3G/4G用户普及率超过120户/百人;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比例超过50%。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今后一段时间,海门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等方面,建成企业到产业无缝衔接的智慧经济体系;资源共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智慧人文体系;高效互动、数据公开、永远在线的智慧政务体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智慧民生体系。”海门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智慧海门”将惠及每一个海门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