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于2002年5月,由原浦口区和江浦县合并而成。总面积913.75平方公里,总人口71.03万人。全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即江浦街道、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桥林街道、汤泉街道、盘城街道和星甸镇、永宁镇、石桥镇、乌江镇;另有2个场,即汤泉农场和老山林场;3个省级开发区,即浦口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珍珠泉旅游度假区。
一、浦口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以古寺、古址为代表的历史遗存,以“一门张氏”、“金陵四老”为代表的文化名人,以手狮舞、南门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构成了浦口独有的文化脉络
在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杰地灵的浦口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地方文化,涌现了众多出类拔萃的古今名人。
历史遗存丰富。浦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代”,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历史传说和遗名存留浦口,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蒋城子与曹城子等古文化遗址;有梁武帝时期的名刹定山寺及佛教禅宗始祖达摩“一苇渡江”碑和惠济寺、兜率寺等佛教文化景观;有梁昭明太子手植的古银杏树;有唐朝诗人张籍故居、张孝祥之墓、白马寺诗碑等诗词文化遗存,苏东坡、王安石、秦少游、陈献章等也留下了传世名篇。到了近代,则有见证了南京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口党小组的成立的“二七纪念馆”,还有朱自清《背影》中描述的浦口火车站等。
文化名人众多。浦口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一门张氏流芳百世,从唐代张籍,到宋代张祁、张即之、张同之,影响深远,尤以宋代爱国词人张孝祥为最,其《六州歌头》词至今仍然令人荡气回肠。明代成化年间,浦邑名人庄昶、石淮和南海学子陈献章、娄怀玉等人欢聚浦口白马寺,留下为人称道的白马寺草书集碑。清康熙年间进士、诗文作家刘岩,被康熙誉为中华一宝。到了现当代,浦口文化名人中涌现了著名的一代“草圣”林散之,在求雨山上修建了当代四位著名书法家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的纪念馆,形成了名闻国内外的求雨山文化园。另外,拥有“金陵第一兰”美誉的唐文举、当代花鸟大家吴国亭也均是浦口文化名人中的优秀代表。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书法)艺术之乡。
传统文化绚烂。浦口有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文化,既有楚汉相争、楚霸王败走乌江、梁红玉抗金、太平天国等传奇典故,也有“南门腔”、“八老鸽子”等民歌民舞。始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独具浦口特色的民间舞蹈“手狮舞”,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近年来先后获得匈牙利夏日国际民间舞蹈节优秀奖、南京市第二届民间特色文艺大赛金奖、江苏民间艺术节金奖、省“五星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等殊荣。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最高奖。
二、浦口自然禀赋独特,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绘就了浦口优美的生态景观
浦口区前临长江,后枕滁河,老山山脉横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其貌多姿,错落有致,自然景色静谧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
山水泉林引人入胜。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绿肺”之称的,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与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汤泉风景区相邻,总面积1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近10万亩,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南京市非常珍贵的绿色宝库。境内珍珠泉、汤泉、琥珀泉、佛手湖等星罗棋布,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山青、水秀、泉奇、石美,在明清两代即以“江北第一游观之所”的美誉蜚声大江南北;汤泉以地多温泉而得名,总流量达4590吨/日,最高水温达47℃,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汤泉风景区有着“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鸟、亿株雪松苗”等优秀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旅游环境。境内还有难得的西江口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滁河湿地公园。可以说,一区之中,田野围合,山林居中,百分之六十绿化密布,田园风光浓郁,诗情画意浓厚,形成一座现代化“田园城市”。
资源物产丰富多样。全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75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3.5%,实有林地面积7100多公顷,其中桑果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1.2%。全区水域面积2.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3%,其中长江、滁河水面占5.30%,内河、塘、库等水面占18.03%;境内长江段总长54公里,面宽水深,万吨巨轮常年通航,是一座天然良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境内矿产资源以沉积的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优质的石灰岩、石英岩矿以及品种齐全的红砂、黄砂和白砂等。区内植物起源古老,种类颇多,可分180科8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37科330种,银杏、杜仲、广玉兰、喜树等珍稀品种均有分布。野生动物270多种,其中香獐、穿山甲、中华虎凤蝶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三、浦口发展空间广阔,作为连接中西部、承接苏北的重要门户地带,水、陆、航空运输线路交织,打造了浦口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
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下关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连接苏皖,通贯四域,是南京重要枢纽,素有“金陵门户”、“南京西北天然屏障”之誉。
区位优势明显。浦口是南京市域中空间广阔、地位独特的高潜力地区,区域地位特殊而重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中,长三角被定位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南京则被定位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浦口地处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连结点、苏中与苏北的交汇点,是南京这座长三角门户城市辐射带动中西部的门户和桥头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江北新区”规划,江北副城上即将升格为江北新区,把江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来谋划,增强江北发展的自主内生性和相对独立性,浦口作为江北新区的重要板块,发展潜力巨大。
交通条件便利。区内交通便捷,连南通北,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是南京联系周边的重要枢纽。津浦、宁启、京沪高铁交汇于此,宁淮、宁合高速、312国道穿境而过,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沟通了南北交通。纬七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与主城仅十分钟车程,到禄口机场和南京站、高铁南站仅半小时车程。纬三路过江隧道、地铁三号、十号正在加快建设,未来浦口将有13条过江通道连接主城。规划建设的长江四桥、长江五桥将进一步把浦口新市区与南京主城融为一体,使浦口更加便利的共享南京主城的资源,也使浦口在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辐射中发挥更加突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浦口主城区距南京新生圩港仅十多公里,乘车1小时可到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或安徽合肥机场。
四、浦口综合实力较强,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逐步壮大的产业规模,更加鲜明的产业特色,促进经济建设步入更快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浦口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7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14.1%,比2009年提升3.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259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位居全市第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2︰57.5︰35.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形态。
1、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增强。2011年,全区(行政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24.3亿元,同比增长30.2%;工业增加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9.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9.15亿元,同比增长32.9%;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07.9亿元,同比增长29.8%;利税51.6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利润30.5亿元。工业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市比重的5%、4.6%。工业固投规模全市第3。工业用电量9.25亿度,同比增长25.1%。经过近年的发展,浦口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和工业经济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2011年末,全区规模工业企业29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1亿元,企均销售规模达到2.57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15个。2011年行业比重排名前三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器机械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7.5%、12.6%和11.2%;三大产业合计比重达到41.3%,与四年前的2007年相比,比重上升近7个百分点。同时,仪器仪表、医药制造等产业档次较高的工业行业也有加速集聚的趋势。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2011年工业销售收入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40.1%,当年工业专利技术申请量823件。
2、农业经济平稳增长。村经济总量和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近年来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粮食总产均较平稳,分别稳定在24万亩、440公斤和11万吨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由2007年的49.6%升至2011年的56.6%,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设施高效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经济内部结构,是农业经济稳步上升,并逐步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主要动因。苗木生产是浦口农业经济多年来的一大优势,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总面积达到13.71万亩,苗木花卉产值5.22亿元。规模化养殖在浦口方兴未艾,2011年全区22户生猪规模养殖户年饲养量达2.54万头;特色种植成为浦口农业的新亮点,打造了盘城葡萄、赭洛山茶叶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
3、服务业发展日益繁荣。随着浦口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服务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的城市消费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桥北商圈、江浦商圈已初显规模,遍布城乡的各类服务网点繁荣活跃。服务业作为浦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201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131.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率为22.1%。新兴的旅游产业在浦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全区直接旅游收入8.95亿元,较建区之初增长了近11倍,比2007年增长了1.8倍;年旅游接待量也由2007年的153万人次增至461万人次。随着跨江发展和浦口新城建设的大力推进,房地产以加快发展的态势继续保持领跑,201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41.1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4%;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对服务业乃至全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
五、浦口发展后劲充足,多个省市级园区平台加快发展,多个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目前,浦口区拥有开发园区3个,即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峡两岸科工园和珍珠泉度假区。镇街管理的工业园区11个,其中珠江、沿江、桥林三家为市级重点工业区,盘城、泰山街道、永宁镇、星甸镇、石桥镇、汤泉镇等6个工业集中区由区政府2006年认定。顶山都市经济产业园于2007年开始启动建设。乌江镇的造船带,2007年由南京市认定为全市四个造船基地之一。
浦口经济开发区。拥有隧道园区、三桥园区、桥林新区三大发展载体,主要发展食品药品、汽车机车、电力电器和新型材料四大产业。隧道园区规划面积12.65平方公里,已入驻生产及研发企业70多家;三桥园区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已进驻17个项目;桥林新区近期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2010年6月启动建设,一期4.08平方公里框架全面拉开,二期4.4平方公里框架正在拉开,已开工18个产业类项目,产业雏形初显,其中包括总投资近40亿元的雨润食品工业园项目。
重点产业目标、定位:
1、汽车机车产业:依托整车制造厂建立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形成集产品开发、试验研究和质量检测为一体的研发基地及技术支撑机构;全力促进上汽产业园落户,升级市级轨道交通产业园格次。“十二五”期间,引进2-3个汽车整车厂、1个特种车及50-60个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引进1个轨道车辆厂及30个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主要企业:浦镇海泰制动设备,天印专用汽车,海思瑞克汽车零部件,通铁路设备,海高德铁路设备,南车自动化,江苏鸿运汽车。
2、食品药品产业:抢抓国家生化中心在桥林新区挂牌机遇,以雨润食品、同凯兆业和鼎泰药物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发生物科技关键产品,形成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技术研发成果,谋划弯道超越。“十二五”期间,引进10家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承载产业产出30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主要企业:雨润食品产业园,先声东元,中脉科技,康缘药业,老山药业,鼎泰药物,同凯兆业。
3、电力电器产业:依托立业变压器、银泰电器等重点企业建立电力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究智能电网、电力自动化和新能源并网接入等技术。“十二五”期间,引进10家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承载产业产出20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主要企业:立业电力变压器,三乐电子,钛能电气,银泰电器,硕德电力,法埃尔智能电网。
4、新型材料产业:抢抓国家材料中心进入开发区机遇,以九思高科和久吾高科为龙头,以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孵化器,重点在智能材料、高效能源材料等技术领域加强突破。特别是膜材料产业要努力打造以国家材料中心为依托,以九思为研发和孵化平台,以久吾、久天等为产业生产配套基地的全国最有影响的膜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引进5家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总承载产业产出超过500亿元,膜产业培育8-10家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总承载产业产出200~300亿元。
主要企业:九思高科技,久吾高科技,九天高科技。
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由国务院于1995年批复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科工园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规划的江北新城核心区范围内,规划面积18.65平方公里,东至森林大道、环城西路、团结路,西至宁淮高速,南至浦乌路,北至沿山大道。
科工园先期启动沿山大道一侧片区的建设发展,力争打造成微电子、高端电子装备、半导体、软件、文化创意等研发集聚区,已成功引进海和精密设备、七星浚电子科技、华大工业设计、金盛田科技园等一批高端研发、文化创意企业入驻,使科工园东片区渐成规模,有效带动整体发展。中部片区着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成LED、光伏逆变控制、纳米材料等高端研发制造集聚区。
产业定位: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科工园将用5-10年时间将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孵化为主导的专业化科技园区。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1987年开始建设,1994年建成为江苏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距市中心约10公里,拥有14.76平方公里国有土地,山青、水秀、泉奇、石美,明清两代即以“江北第一游观之所”的美誉蜚声大江南北。自开发建设以来,已形成了以山、水、泉、林景观为特色,融食、住、游、娱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2011年,珍珠泉获省旅游局颁发的“江苏省旅游宣传推广奖”,被南京市评为“南京市四星级公园”和“南京自驾游基地”。
产业定位: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与南京主城紧密联系,为主城提供了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其西距汤泉十里温泉带15公里,其北接老山风景区。珍珠泉与老山独特的风景、汤泉的十里温泉组成了“一山三泉”的江北风景旅游格局,共同形成了未来浦口旅游产业的开发的主要地域。随着“沿江大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及浦口新城建设的深入实施,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发展定位,坚持“高端、绿色、低碳”理念,以项目引领发展为思路,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提高发展标杆,进一步推动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
市级重点工业园区3个。
珠江工业园:成立于1994年,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2005年批准为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园区内集聚了瑞科特、瑞宁电气、瑞联电气等一批智能电网产业企业,电子电气器材制造产业集聚正在形成,2009年被授予南京市电气制造业特色名镇街。
随着新城建设开发的大力推进和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位于新城核心区的珠江工业园区也将逐步调整发展方向,园区发展定位为:集知识创新集聚区、研发孵化集聚区、高端产业集聚区、高端服务集聚区为一体的自主创新重要高地,成为浦口区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实现创新驱动和跨越发展的先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计划3年内完成园区中心区建设,申报省级科技园。
产业定位:珠江科技园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打造“6+2”产业,即六大新兴产业和两大现代服务业(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风电、光伏装备产业,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轨道交通;两大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最终发展成为以知识创新、研发孵化、高端产业、高端服务为一体的自主创新集聚区。
沿江工业园:成立于2001年,规划总面积4.8平方公里,2005年批准为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目前已逐步形成了稳定发展老工业园区、全面建设都市经济园,着手启动新化园区的“一区三园”的工业发展格局。截止2011年末园区已有科工贸企业211家,实际可利用面积2.43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沿江都市经济园被市政府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工业功能区,园区主要以先进制造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产业。
桥林工业园:成立于2001年,2006年确定为市级重点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4平方公里,采用一园两区模式开发建设,其中高尔特硅橡胶园2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8平方公里。园区内聚集了东爵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南京永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20多家生产新材料硅橡胶及制品的企业,形成了新材料工业园,2009年被南京市命名为“新材料制造业特色名镇(街道)”。同时,园区内还有以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生产钢管塔的企业。南京大吉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铁塔制造企业,连续八年实现销量、产量、出口同行业第一。
产业定位:以生态、环保的理念建设园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汽车配套产业为主对传统传统钢结构、专用汽车、医疗仪器等行业进一步提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目前,园区内主导产业分别为:以东爵为龙头的硅橡胶及其制品的新型材料产业和以大吉为龙头的金属结构制造业。
六、浦口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基础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生态环境特色进一步彰显
坚持老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同步推进,城市管理和生态建设共同加强,建设工程量再创新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活品质不断改善。
城市路网日趋完善。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开工新建了沿山大道、中心大道、扬子路、虎桥路、大华路西江路等一批区骨干路网,新建里程41公里,完成了部分路段的升级改造,先后完成干线、支线公路改扩建里程73公里。全区形成了由3条骨架高速(绕城高速、宁合高速、沪陕高速)和5条普通干线(G104、G205、G312、S001、S124),共同组成的沿江“带状网格”的路网形态。陆续建成城市公交站台53对,农村公交站台179对。开通城乡公交线路52条,投放运营车辆600余辆,实现了公交“村村通”。跨江瓶颈得到有效破解,现有三桥(长江大桥、三桥和大胜关铁路桥)、两铁(在建的地铁10号线和3号线)、两隧(2010年竣工通车的纬七路过江隧道和在建的纬三路过江隧道)。目前,地铁10号线和3号线、纬三路过江隧道,正在加快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14年青奥会之前竣工通车。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十一五”以来,累计共投资1.5亿元,新建镇村水泥化公路260 km,实施农村公路标准化工程380Km,改造交通危桥及撤渡建桥130余座。率先在全市实现水泥路“村村通”。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累计投入72亿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26个,建成柳州东路、江山路、海苑路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全面拉开新城建设框架;建成引水河泵站、临江泵站、江中泵站等一批城市泵站,整治城市河道20公里,提高了城市的防汛能力,解决了建工巷、宏业小区等低洼小区长期积淹水的问题;建成珠江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主管道约30公里;开工建设45万吨自来水厂建设工程,为浦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供水保障;建成求雨山文化广场等一批市民广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完成了珠江镇8条主干道整治出新,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强化城市的美化和亮化,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城市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着眼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在环卫管理、市政管养、占道摊点疏导、长效考评机制完善等方面,坚持加大工作力度,全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全面推行“分时清扫、快速保洁、当班考核”三位一体环卫保洁机制,深入落实主城区环卫“一家扫”工作,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方式,初步构建起环卫保洁快速反应机制,环卫保洁机械化、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强化户外广告、违章建筑、非法运输渣土行为的依法查处等工作。实施“蓝天行动”,完成减排任务,保持了良好空气质量。开展污染企业检查360余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7件。铁腕整治“三高两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一批10家企业整治任务。珠江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3.96%,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全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5分以上,公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达96%以上。12月份,国家生态区创建顺利通过环保部验收。
七、浦口创业创新步伐加快,大力引才引智,进一步集聚整合资源要素,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更加明显
全力聚焦“四个第一”,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创新发展新成果。
创业创新基础稳固。制定目标政策。制定出台《关于突出“四个第一”抓手推动浦口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若干配套政策,对接全市“1+8”政策体系,自加压力确定我区42条科技创新政策和56项指标体系,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市区县前列。拓宽工作路径。努力寻求浦口推进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重点把握“三个主攻点”,即政产学研工作、“三创”载体及孵化器建设和人才引进,着力构建“三个主阵地”,即高新区、科工园和开发区。完善工作机制。设置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的创业创新人才扶持资金,区级重点初创扶持项目的启动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创业投资和融资的担保资金均不低于300万元,在此基础上,大力引进各类股权基金、风险投资与科技金融,为创业创新提供支持。
创业创新载体丰富。2011年,建成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孵化器1个;膜材料研究院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家;镇街特色产业科技支撑平台3个;市区两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紫金(浦口)科技创业特区建设进展迅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一季度与4家企业完成签约,与2所大学签订战略协议。南京软件园基本完成新区城市设计,开工建设环北路、江淼路等5条道路,2月份成功举行软件园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0个重点产业项目和5个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65亿元。生物医药谷规模逐步壮大,南大生物医药研究院、鼎业百泰科学院、膜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
创业创新成效明显。人才引进成效明显。目前,全区集聚“千人计划”、“双创计划”和“紫金计划”人才49名,位居全市第二。科技创业力度更大。启动“科技创业在浦口”活动,鼓励区内10余所高校的师生创业,实行创业导师制度,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8项、专利授权822件、发明专利授权218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9项。“百名专家进百企”活动有效推进,61家企业与专家开展实质合作。
八、浦口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致力解决公共产品“有与没有”的问题,推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坚持“民生为本、惠民为要”,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基本形成群众生活安康、社会文明和谐的格局。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大力促进幼儿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均衡、高中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创品牌。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12所。其中幼儿园49所、小学35所、初中20所、普通高中2所、成职类学校3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镇街成教中心校11所,镇街村办幼儿班、办园点25个,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14家,无证幼儿园40所。全区高中阶段学校全部达省三星以上标准;省级示范初中有14所,优质比例达70 %;省、市级实验小学有17所,市级示范小学有10所,优质比例达80%;幼儿园全部达省标,其中“省优质园”23所,优质率达47%。行知教育基地正式启用,政府助学体系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进一步彰显教育公平,强化教育惠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2010年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医疗设施条件持续改善,镇村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实行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建立对口双向转诊常态机制,全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3家二级医院建立了对口双向转诊常态机制;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社区卫生信息交换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居民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建设。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通过市级标准验收,汤泉和永宁分别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卫生院。所有村民委员会、涉农社区居委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浦口中心医院和浦口医院综合楼正式启用。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文体设施不断提升改造,区图书馆完成老浦口馆改造出新。求雨山文化园实现免费开放。有序推进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桥北体育中心等工程。镇街文化站建设均达市五星级标准,新增村居文化活动室示范点15家。群众文体活动扎实开展。在每年举办国际象棋超级大赛,不断提升浦口国际形象的同时,大力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文明浦口人”系列专场文艺演出、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元旦迎春长跑等活动蓬勃开展,永宁手狮获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最高奖精粹奖。荣获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就业创业全面加强。拓宽就业渠道,2011年组织培训1.1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8493人。开展劳动力就业“春风行动”,举办各类招聘会45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全年新增就业1.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8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大力支持创业,为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笔410万元,顶山创业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建成农民创业基地5家,带动就业2500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薪由960元提高至1140元,小时工资由7.8元提高至9.2元。组建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9家,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约1200元,增幅20%。开展“6311”帮扶工作,扶持600多户最困难家庭。全年预计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66元,分别增长14.2%和15%。
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月400元和300元提高至480元和380元。发放困难家庭临时生活补贴890万元。建成11家镇街社会救助中心。加快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建设,区社会福利院、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一批福利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汤泉、盘城、石桥、星甸4家敬老院提档升级,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家。新农合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5%,新农保养老金及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发放率100%。荣获省新农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完成被征地人员进保、转保1.5万人,参保率达95.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努力应对资金、拆迁压力,克服建设困难,2011年新开工保障房170万平方米,竣工92万平方米,供应1.3万套,3283户群众搬入新居。
九、浦口发展定位清晰,努力在寻找扬长之举、关键之策上下功夫,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建设高新、生态、便捷、和谐新浦口
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四大类30项指标组成,按照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分办法,经测算,浦口区2011年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达80.24分,低于江宁2.36分,高出六合约6分。
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四大类36项指标组成,与市基本现代化目标相比,我区可测指标为50个,其中达到市目标值的指标有12个,占24%;完成程度达80%以上的15个,占30%。我区优势指标有自主品牌增加值占GDP比重、各类社会保险覆盖率、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公众安全感、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林木覆盖率等指标,弱势指标有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增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研发机构等指标。
南京市对浦口区综合考核目标共27项、52分项(我区可测指标为50个),经测算,我区2012年现代化实现程度达81.6%,高出市定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达到市综合考核目标值的指标20个,占40%;完成程度达80%以上的8个,占16%。完成存在困难的指标有发明专利授权量、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
今后工作中,浦口区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核心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产业高新、生态优良、功能便捷、社会和谐,深入创业创新,奋力创优创造,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浦口。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打造高新浦口。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以高新技术引领发展,着力建设一谷两区两园。发挥生物医药谷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国家中药饮片标准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建成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基地。推动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延伸汽车机车、电力电器等产业链条,打造高端特色先进制造业园区;加快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强化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打造优质创业区、生活区、休闲区。重点发展南京软件园六大特色产业,建设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高地;立足科工园吸引台商、集聚创新资源的定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产业,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宁台高端产业合作样板区。
放大资源环境优势,打造生态浦口。立足江河山泉资源,打造以老山为轴、长江和滁河为两翼的生态格局。开发老山现代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创建珍珠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串联老山、珍珠泉、琥珀泉、汤泉的30公里生态轴;保护与开发长江岸线景观,打造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集聚的滨江风光带;加快滁河综合治理,展现田园风光,建设集防洪、运动、休闲为一体的滁河风光带。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绿化质量,实施水系畅通和水环境治理工程,控制扬尘、噪音、排污。通过完善生态体系、强化生态功能、彰显生态特色,实现保护与利用并重、生态与产业双赢。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造便捷浦口。对接纬三路过江隧道、地铁3号线和10号线建成通车,建设城西路、泰冯路立体换乘中心,构建“内成网、外成环”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居民出行的方便与快捷。建设商贸、文体、金融等各类城市综合体,健全各类生活设施配套,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实现居民生活的方便与快捷。强化政务服务,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成效,改善投资环境,形成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办事的方便与快捷。通过强化硬支撑、改善软环境,让生活在浦口的居民、投资在浦口的客商、休闲在浦口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宜居、高效、省心。
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打造谐浦口新突破。实施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优政策的创业就业工程,鼓励群众创业,以创业拉动就业。完善保障体系,扩大救助范围,提高低保边缘户、孤儿、重残等人群的生活水平。推进全方位的住房保障,努力实现拆迁群众“零过渡”。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引进一批名校名师和名院名医,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做优做强历史文化、书法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温泉文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体育强区”目标。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让居民以身为浦口人而感到满意、感到幸福、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