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阴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物联网等行业关注的热点:双良集团引进199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科里,共同创建科里生物医药中国(江阴)研究院;刚刚成立的千人计划江阴物联网研究院,也引来了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加盟。这些高层次创新载体的成立,将有力助推我市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是企业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创新载体包括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目前,我市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总数已达869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程技术实验室1家,江苏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企业技术中心4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院士工作站10家、研究生工作站13家,数量规模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深度,决定着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力度。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的建成,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长电科技通过并购新加坡的一家研发机构,一举掌握了圆片级凸块封装技术,成功地站在了世界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制高点;远景能源投入超过1亿元建设了丹麦研发中心,成功突破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使远景成为第一家在风电之乡丹麦竖立风机的中国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覆盖率达到了52%,在大中型企业的覆盖率达到了92%。贝卡尔特、帝斯曼等外资企业也在我市建立了亚太研发中心。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市科技部门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推行“科技联络员”制度,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标准、程序等进行专题辅导,力争到2013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2014年力争达到100%。同时,以研发机构为平台,大力引进各类创新人才。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4人、入选省“双创计划”专家36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近1万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14.24万人。
另外,依托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平台,我市还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高水平研发载体。全市5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2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高新区与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哈工大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南大、东大、上海交大、浙大、南航、扬大等11所高校在江阴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