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建成区120亩,吸引10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今年销售收入将达13亿元,平均亩产超千万元……这是汾湖科创园最新梳理的2013年度成绩单。来自汾湖高新区消息,汾湖科创园将努力实现从孵化器到加速器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入园企业超200家,销售超50亿元,成为汾湖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5年前,有着绝缘材料行业工作经验的朱国来与其团队,来到汾湖在科创园研发楼租下680平方米办公室,创立固德电材。凭借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固德电材在科创园的扶持与推动下,仅用3年便顺利“毕业”,并成功登陆天津股权交易所,成为我国电气绝缘行业首家、全国国家级科创园中第一家在天交所挂牌的企业。去年,固德电材完成了企业孵化成长的最后一次蜕变:走出科创园建起自己的厂房。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将超2亿元,成为汾湖新材料产业的生力军。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汾湖科创园一直在探索科技创业载体如何更好为创业者服务、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汾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吴新明说,汾湖高新区的科创园,绝对不能只是“实验室”,而应成为推动科技企业“孵化毕业”的产业化基地。 “办企业、做产品,关键看市场”,汾湖高新区经发局局长沈健民认为,汾湖科创园引进的企业,不仅要注重科技含量,更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与市场认可度。沿着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发展路径,推进科创园从培育企业向培育产业转型。
正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汾湖科创园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卫星通讯、软件服务外包等领域;累计培育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名,省双创人才3名,苏州姑苏人才9名,吴江科技领军人才81名; 累计申请专利527项,授权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项。
同时,科创园不断提升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在一期规划面积360亩的空间内,已建成启用各类研发楼、中试厂房和食宿中心等12万平方米,在建人才公寓1.6万平方米,研发楼1.5万平方米。依托综合服务、人才招聘、培训辅导、创业导师、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等6大服务体系,重点突出人才输送、资本扶持和土地优先的配套服务,为企业和创业团队量身定制全套发展计划。
“条件成熟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将及时得到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确保产业化发展需求”,汾湖科创园总经理周敏杰说,科创园专门在工业区预留出100亩的加速区,为“毕业”企业提供灵活的地块使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建立科技金融+创投资金+上市辅导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本模式选择。目前,已有近80家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得到融资支持,资金总额近4亿元。
“当前,汾湖科创园与汾湖高新区的电梯装备、新型食品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互补,正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明确了汾湖未来的发展方向”,吴新明说,随着科创园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进一步发展,将加快形成“初创在孵化器、跃升在加速器、壮大在产业园”的接力孵化和培育模式,真正引导汾湖高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来源: 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