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两会”精神,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引导和鼓励常州籍毕业生回家乡就业创业、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市人社局在寒假期间,于1月18日举办了常州市今年首场大型公益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本次洽谈会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市人才服务中心、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共同承办,经过精心筹划和组织,共有317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各类岗位5737个。经统计汇总,共有6322名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进场应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56名。
洽谈会现场人头攒动,洽谈气氛热烈,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本次洽谈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会单位的目标需求集中度高。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参会单位进行梳理和筛选,引导用人单位提供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需求职位,确保目标需求。在总职位需求5737个中,招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为4416个,占总职位需求的77%,使得本次洽谈会成为针对性强、名副其实的吸纳毕业生的大会。
二是专业需求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紧。在所有的职位需求中,对专业有要求的职位数为5163个,占总需求的90%。从专业大类看,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及计算机类、市场营销类、医药生物类、酒店餐饮旅游类、电气通讯及数码类、管理类、财会类、建筑工程及建材类和教育培训广告类。前十位的专业需求数为3801个,占总需求的74%,不少专业为常州市十大产业链建设的企业所需,同时与常州市整体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匹配度密切。
三是学历层次与企业所需务实性强。从学历层次需求看,硕士及以上305个、本科2423个、大专1708个、大专以下1301个,分别占总需求的5%、42%、30%和23%,大专及以上人才需求占总需求的77.3%。本科和大专学历毕业生成为企业需求的主体,一方面表明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实用人才需求量较多,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重学历不唯学历、重人才更重能力的用人标准和价值取向。
四是职位选择与自身评价更趋理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能冷静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理性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优势能力等个人特质,能面向基层一线职位积极把握工作机会。
为使本次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市人社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为人才供需对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前一个月全面启动,制订和优化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才服务中心牵头,人社局局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和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应急预案,使得各项工作进展有条不紊。
二是广泛动员参与。提前将洽谈会信息在省教育厅网、市政府门户网、常州人社局网、常州人才网、驻常高校网、化龙巷网站和周边城市人才网以及《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各类媒体上发布,同时向街道社区发送会刊2000余份。发动辖市、区人社部门组织单位参会、提供毕业生需求岗位。及时更新和发布参会单位招聘信息,通过各有关高校通知毕业生参会,同时通过短讯平台给常州籍高校毕业生推送需求信息,约请到会场面谈。同步开展网上招聘,除现场应聘洽谈外,让更多的毕业生通过网上投递简历方式与用人单位对接,不受现场一次应聘的限制。
三是精心布置会场。按行业和产业类别划分为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房地产建筑业、酒店餐饮服务业等六大洽谈专区,为供需对接双方的提供方便。统一设置标准展位,统一编排招聘信息和会刊,统一制作展板和海报,在会场搭建宣传桁架、制作宣传展板和宣传标语,大力宣传和倡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是优化服务保障。现场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鉴证,开展就业见习和研究生社会实践现场登记以及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登记。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区,以人社局为主,邀请市总工会、妇联、团市委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开展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现场咨询。同时,提供安保、交通疏导、维持秩序、人身与财产安全、餐饮等后勤保障和服务。
此外,为加强后续服务,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洽谈会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反馈的情况做好跟踪和分析,为特困家庭和“双零”家庭毕业生进行工作安置,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和有意向参加社会实践的研究生提供推荐,为未招聘到人才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匹配,充分体现人社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力扶持和人文关怀。
来源:市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