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推进‘三集’显特色。” 润州区委书记王冬生最近在视察产业 “三集”工作时说。2014年,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把产业“三集”作为经济工作重要抓手的发展思路,润州区委、区政府将紧扣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强化优质大项目、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工作重心,突出项目支撑,提升创新驱动,强化功能集成,着力提升润州产业“三集”工作水平。同时,着力推进创成国家高新区;建设全国著名的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打造城际商圈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启动水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四大特色工作。努力将列入全市产业“三集”规划的5个 “重点规划建设”类、4个 “培育提升”类园区打造出润州现代化产业新特色。 强化优质大项目 推进三集显特色 今年,润州将突出优质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端集聚,做到产业聚集有新突破,项目建设有新亮点,项目招引有新成效,构建符合润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推进“三集”工作显特色,首先要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润州区今年将在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加快建设中船集团船舶电气项目、中船集团和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合资的船舶机械成套设备项目、镇江船用柴油机厂搬迁扩能项目、镇江船厂三期项目等;在惠龙钢铁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惠龙亿通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在镇江知识城,加快推进睿泰科技产业园数字出版基地项目、镇江高新区高创中心项目、科技金融大厦项目、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项目;在城际商圈,加快建设协信·太古城、红星凯旋城、颐高广场、领城国际等项目。 同时,在项目招引方面,要提升招商选资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润州区将坚持规划招商、以商引商,去年促成了中船集团船舶与海工配套基地、镇江美的城等3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落户。今年1月份,镇江市委书记杨省世亲自率队赴中船集团,推进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项目;市长朱晓明亲自抓水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和项目招引,镇江水科技产业园也成为省政府命名的江苏省风能与海水淡化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在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中,特色主打船舶动力系统、船舶电气集成以及船舶机械成套设备三大系统,对三大系统国际、国内领先企业、研发机构、学科带头人逐一研究,选择重点进行上门请商。 此外,今年润州区将在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推动中船工业成套物流镇江基地项目、德国贝克尔船舶系统二期项目、挪威康士伯船舶电气并购项目,促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装备项目;水科技产业园,加快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落户;城际商圈,引进20个一线品牌入驻;青年广场商圈,引进30个知名品牌入驻; 惠龙港钢铁物流基地,招引5000名电商会员上线;东山嶂山文化旅游区,加快推进卡通奇境文化创意体验园,促成东山文化园项目签约;淘车乐汽车城,引进车辆检测线项目1个,启动网上交易平台。 优质提升创新驱动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镇江高新区范围内有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惠龙港钢铁物流基地和镇江知识城3个重点规划建设类园区,还有水科技产业园列入培育提升类园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领导在听取镇江高新区创建工作汇报时,对镇江高新区产业“三集”工作印象深刻,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今年,润州区将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激发创新管理活力,以升促建提升层次,着力打造润州产业转型的新引擎、创新驱动的主阵地,确保尽早实现国家高新区的重大突破。 为此,润州区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一中心、两市场”(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省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省级技术交易市场);引进水科技产业科研分支机构4个;引进央企研究院3个,其中中船集团、哈电集团分别建立电机、风能与海洋能研究院;引进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1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省“双创计划”人才3名。 打造高层次、高水平、高回报的现代化“人才特区”。 同时,全力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加快船舶与海工配套、新能源、水科技、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集聚,融合全区及区外资源优势,着力形成全市唯一、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特色产业区。
突出强化功能集成 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润州辖区内产业“三集”园区面积22.68平方公里,占实际管辖面积的25.8%,其中5个重点规划建设类园区面积9.6平方公里,4个培育提升类园区面积13.18平方公里。为促进产业“三集”更快更好发展,今年润州区政府安排2000万元重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三集”园区的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宜居生态文明城市。同时,润州区将紧扣全市“一核、一带、两轴”建设开发空间,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南徐新城作为城市发展新起点,城际站场作为重要交通节点,通过产业“三集”工作,积极引导服务业集聚区内产业集约发展,促进镇江市商务商贸业合理布局。 此外,按照产业“三集”布局规划,今年润州区将在5个重点建设园区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服务业集聚区建立商会,实现行业自律;盘活5万平方米的存量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完善园区有关配套。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推动产业链延伸、升级,加快把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城际站场商圈培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比较明显的千亿级集聚区。使全区产业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优势进一步凸显。 (陆彦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