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分散经营服务参差不齐,还经常发生‘拉人宰客’现象,对地方旅游形象损害很大,去年我们召集农户探讨村里农家乐的出路,决定走公司化经营的道路。”竹海村党总支书记应华明说,村里成立农家乐协会,坚持自愿原则,推行食宿分开经营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组织客源,统筹安排入住,并制订农家乐星级标准,提高农家乐项目整体水平和档次。加入协会的农户按相关标准每改造一间住宿标准房就可获得1500元的奖励。
协会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的模式在宜兴逐步普及开来,在此基础上,背靠竹海、善卷洞等景区的村子和景区战略合作,推出宜兴紫砂文化深度游、宜兴名人文化深度游、宜兴周边景点组合游、宜兴深度休养农家乐游等多条线路,如宜兴“三洞一潭”的旅游线路,购买张公洞、陶祖圣境、灵谷洞及玉女潭的联票,在享受门票优惠的同时还可享受农家乐的免费吃住。
受此推动,宜兴不少农家乐的规模越做越大,在周边城市已经小有名气的篱笆园农家乐把销售窗口开到了上海和南京。“篱笆园”时常游客多得接纳不了,于是催生了村民以住房入股加盟分成的农家乐连锁新模式。由农民自己出资,按品牌农家乐提供的设计风格装修,经营后实行统一的房价和餐饮价格;闲置的空房可以交给农家乐品牌出资改造整修,经营管理。
宜南山区依托具体自然资源开发不同的农家乐品牌,太华蓝山湖的生态田园、西渚兴望特色民居和竹海新村景区食宿接待等各具特色。“几年前,南部山区落后产能统统关停的局面倒逼着我们去探索产业转型。通过这三种农家乐模式的探索,山区各种资源被重新整合,政府不用花钱征地,原本无序的农家乐市场变得有序,加强了对这一行业的管理,同时还增加了税收,美化了环境,最重要的是农民无需离开土地就赚到了钱。”湖镇党委书记刘赛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