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杨晓文 颜崇旺)为加强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昨日上午,由宿迁市人民政府和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洪泽湖放鱼公益活动在泗阳县洪泽湖卢集镇水域全面启动。据悉,活动计划今年组织放流活动22次、公益活动10个专场,共放流各类鱼苗及蟹苗1.4亿尾(只)。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唐庆宁宣布第四届中国·洪泽湖放鱼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市领导王天琦、王益、潘玉利、曹秀明、张华贤出席启动仪式。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沿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工业污染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影响,加之工程建设、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与全国大型流域的湖泊、水库一样,洪泽湖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正在逐步减少、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资源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本着“增殖、净水、富民”的工作目标,我省在洪泽湖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据统计,自2011年洪泽湖放鱼公益活动举办以来,共投入放流资金1650万元,放流各类鱼种3亿尾以上,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今年,省洪泽湖渔管办将投入放流资金1000万元,根据湖区渔业资源分布情况,选择放流传统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放流高经济附加值的蟹苗、甲鱼苗等,并增加洪泽湖土著经济品种翘嘴红鲌、银鱼等,共放流1.4亿尾(只)。在兼顾水域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在成子湖水域、临淮水域、老子山水域、周桥水域等8个水域实施。从3月至12月先后安排网民、游客、沿湖涉污企业代表、青年志愿者等10个放鱼公益系列专场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说,此次活动既是推动洪泽湖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举措,对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汇聚环境保护正能量,切实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不断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渔文化”经济,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启动仪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市民代表、渔民代表和渔政人员约400人进行了放流,现场放流各类鱼种10万尾、计1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