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网站建设互联推广
在线:

撬动招商效益和项目质量双提升

来源:宿迁 发布时间:2014-3-24

宿迁新闻网讯 (记者 葛明 汪正文 程大伟 吴劲涛)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机构数量首次超过内设部门,上百人的专业招商力量,瞄准“光电、白色家电、食品、机电、轻纺”产业体系发力;市物价局各招商小分队在巩固已落户项目基础上,分赴苏州、广东、福建等地寻求新兴产业项目新突破……

目前,我市招商人员利用有利时机,以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形式招大引强。今年不同的是,他们怀揣着“升级版”的招商引资方略。

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蓝绍敏在京接受凤凰网专访时所说:“我们提出了差别化的招商引资思路,坚决不拼资源、不拼政策、不拼优惠,重点拼服务、拼政务成本、拼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环境,真正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招商引资。”

摒弃“老三拼”,换上“新三拼”,差别化的招商引资风向标折射出我市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

差别化招商考核机制

——带动指挥棒“转向”

代建厂房投入不列入考核、落户综保区项目乘倍计算、一个项目原则上只认定一个引资单位……1月26日,《2014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考核奖惩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出台,强化了刚性考核导向。“看了新《考核办法》,压力和动力油然而来。”有招商人员如是说,“近年来的考核办法一直在调整,但今年调整更大,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2013年,全市共签订亿元合同项目355个,实现亿元开工项目244个,完成亿元竣工项目177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7亿元;实际到账外资5.18亿美元、增长14.6%。我市超额完成了去年全年目标任务,但今年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没有过多沉浸于成绩,而是自我剖析:“招商引资项目质态总体不高,反映出一些主体在招商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在追求做大‘量’的同时,没有很好地把握 ‘质’的要求,对企业的规模、实力以及前景缺少‘底数’,传统的招商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考核办法》的修订,则深刻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从源头上提高项目质量,减轻后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决心。

市委组织部经济考核办主任赵伦军介绍说,新的《考核办法》主要体现了四个导向变化,更加突出工业项目导向、更加突出新项目导向、更加突出外资项目导向、更加突出项目质量导向。

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工业主体地位,除市湖滨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洋河新区可以适当兼顾部分现代服务业项目外,其他县区和市直招商协作组只考核工业项目。

招商引资过度“啃老本”只会造成“青黄不接”,只有不断出新才能可持续发展。我市在对各县区、园区进一步增加新项目任务数的同时,市直部门无新竣工项目的,年度考核扣分降档,无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的,不得被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虽然今年没有对外资引进的目标任务进行调整,但是将“一票否决”的标准提高到80%,且规定工业项目必须落户在省级以上开发区。

为了防止“空壳”项目、削减弱质项目,办法规定竣工项目中非设备的固定资产投入不得超出35%,项目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00万元/亩。

差别化评估审定机制

——架起招商“过滤网”

苏南一家投资超10亿元的混凝土制品企业,因为不符合产业导向,被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人员婉拒;为了留住好生态,自去年初以来,市环保局劝退近40个污染项目,其中不乏大体量项目。

严把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利用关,坚决不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引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我市念起“四关”、“两不”的“紧箍咒”,抬高招商选资的门槛。

一个问题由此衍生出来:项目选择标准怎么定? 

对此,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立差别化的项目评估审定机制,提升落户项目的质态和集聚度。在项目选择上,重点主攻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以及台资企业,全力引进一批高、精、尖、新的大项目、好项目。

在市商务局副调研员杨向东看来,对项目的评估审定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建议在市区项目承载区范围内进行产业定位,实行差别竞争,以特色取胜。

招商引资犹如“联姻”,也需要“相亲”。杨向东认为,在统筹项目落户方面,需组织监察、发改、国土、环保及项目承载区会同相关产业方面专家,对招引的项目从产业布局、投入产出、税收贡献、环境影响、能源消费和资源消耗以及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审结果确定项目能否落户、落户地点、给予政策幅度等事宜。

“除了相关部门评估审定,还需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通过设立项目评估机构,从深度把关项目质量。”持这种观点的是市委党校副校长韩光化,他提议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产业研究院、企业研究所、咨询公司等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并成立专家库,为我市微观项目评估及宏观产业研究提供外脑支持,为项目架起一张“过滤网”。

差别化政策支持机制

——招大引强“私人订制”

建市初期,宿迁工业家底还很薄弱。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增量的主渠道,一大批实力企业的落户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也有观察人士这样描述早期招商的尴尬:不少项目是以低廉土地价格、大幅度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作为高昂成本或代价的。由于早期过度“拼政策”,部分招引来的项目产出率较低,企业税收回报期较长,给地方发展带来压力,甚至出现用优惠政策吸引和集聚落后淘汰产能项目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随着招商引资政策逐渐透明化,周边城市政策渐趋雷同,弱化了我市前期的政策优势。”韩光化同时提出,随着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工业用地紧张,原先招商中的政策作用日渐式微。

再看两个案例——

位于宿城经济开发区的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园最早只有精科电气一家企业,随着产业链的拉长加粗,对上下游企业吸引力随之加大,产业园现已落户5家关联企业。到2015年,入园企业数量将达到25家。

近几年,一批笔记本知名企业先是从苏南等地忽然转移至外省城市,转移后的不少企业仍对苏南的产业配套优势和投资环境念念不忘,又重回原地投资。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靠短期、短视的政策吸引不是长久之策,项目投资方看重的是配套、服务、高生产效率和综合回报。”

对此,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立差别化的政策支持制度,变政策“普惠制”为“特惠制”,与产出、纳税、设备投资“三挂钩”,以优惠政策差别化去引导好产业、支持好企业,不断提升项目的“含金量”。

杨向东认为,要变“撒胡椒面”政策为聚焦支持政策,对锦上添花型的项目要算经济账,对规模一般、技术一般的普通项目要设底线,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的项目不能给予特别的优惠政策,真正以优惠政策差别化提升项目的含金量。对于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急需补链项目、整机厂以及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税收贡献大等高新技术企业,他建议给予融资补贴、物流补贴等政策。

“在与客商洽谈时,拿出厚厚的市场调研、市场拓展资料,让投资商看到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从而坚定投资信心。”一位研究人士这样形象描述“市场换投资”策略。他认为探索建立投资互惠市场化机制不失为一种双赢机制,可以按经济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与此同时,可以考虑将该企业产品列入《宿迁市名优工业地产品目录》,建立重点企业高新产品与我市建设发展的紧密联合机制。对在本地及周边销售的产品,给予销售方或采购方专项配套补助,在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在相关市场中推荐择优使用。同样,对于相关行业也可制定“投资换市场”政策。

“政策还需由吸引投资向项目投产后延伸,覆盖要素保障、管理营销等方面。”该研究人士补充说道,在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物流载体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也应予以政策倾斜支持。

差别化的招商考核机制引导带来了指挥棒“转向”,差别化的评估审定机制架起招商“过滤网”,差别化的政策支持机制为好项目提供“私人订制”,犹如三个杠杆撬动了招商效益和项目质量双提升。

联系方式:正在加载中...
    项目留言
  • 联系方式: 至少包括“姓名、电话或手机”
  • 内容要求: 内容要求最多500
  • 验证码:
江苏招商引资网 ( www.jszsyz.com ) . 中国第一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招商引资专家,将资源引进到最合适的地方,共同打造区域特色经济
招商引资直拨:13182866508 / 025-86803500
QQ交流群:736041616
技术支持:南京悬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1-2020 www.jszsy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 苏ICP备08115993号 |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