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网站建设互联推广
在线:

以改革创新赢取发展新空间

来源:南通 发布时间:2014-4-28
    浪激大江口,潮涌南黄海。
  拥江揽海的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走出了一条江海联动、跨江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特别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到在建中的沪通长江大桥,从国家战略明确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到省委省政府赋予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南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一打破,南通发展的优势逐步放大,正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转化为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我市正奋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把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抓住、用好,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陆海统筹战略的启幕,我市以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敢闯敢试、创新实践,为新一轮转型发展登高望远、搭梯铺路。
  今年以来,相关的重点改革开始破冰,并取得诸多突破,呈现出生动的改革图景:
  在前两年精简的基础上,再次取消、整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84项,并公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单”;
  要素资源改革步伐加快,用海审批权限试点得到国家、省海洋部门认可;
  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得到深化,对市级中心镇行政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
  抢抓先机:“高位转型”再争先
  我市对改革如此看重,源于对改革机遇的深切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一直努力先行一步。如今,现代化进程进入“高位转型”的关键期,更迫切呼唤改革。
  我市决策层始终认为,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有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更是破解“成长中的烦恼”的现实需要。正如市委书记丁大卫所说,“把战略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必须通过陆海统筹破解发展制约,以改革创新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肩负国家的重托,我市未雨绸缪、行动敏捷。 2013年12月17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当月25日,市委即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会后第5天,市委常委会即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进行研究。
  2月28日,我市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出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副组长则包括3名市委常委、4名副市长。
  在同日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丁大卫提出,要找准与中央《决定》、省委《意见》的结合点,强化沟通对接,继续取得省及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要围绕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尽快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推动陆海统筹发展率先突破,带动全局改革向纵深推进。
  4月22日,丁大卫再次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以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把南通优势放大,把市场活力发挥好。
  协同精进:“蹄疾步稳”出实招
  今年2月8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构建“六大体制机制”重点任务一一明确责任分工。
  《实施意见》还将构建“六大体制机制”细化为100项重点任务,并对今年重点推进的14项重点改革任务予以明确。此外,各县(市)区及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滨海园区也分别敲定3项重点改革任务。
  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实施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滚动编制年度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各项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责任制。据市陆海统筹改革办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分门别类、扎实推进的要求,我市已对需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需省级层面帮助或授权、自身可操作但需试点先行、需借鉴和集成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需出台政策支持和制度性安排等5个层面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其中,要求各条线向国家和省级层面争取的,主要包括海岸带综合管理等34项国家试点(政策)和海洋工程产业专项扶持等22项省级政策。要求各条线先行先试的,包括围绕资源要素配置,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证换发证等试点;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市级中心镇和沿海“区镇合一”管理改革等试点;围绕生态和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创新社会治理、企业排污总量控制等试点。要求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包括“苏通经济圈”方案研究、共建中新金融合作试验平台等17项重点任务。而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则包括规划研究(陆海一体发展、陆海统筹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方案制订(海域使用二级市场建设、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方案)和制度安排(海域管理制度改革、金融配套改革、农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三个层面。
  目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和省委改革工作要求,抓紧推进落实改革重点工作。总的来看,改革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改革的合力进一步形成,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
  凝神聚力:敢闯敢试“涉深水”
  4月18日,浦发银行南通离岸业务创新中心获批成立,作为江苏第一家离岸业务中心,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将获得离岸业务的授信审批权和账户终审权。今后,他们将立足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船舶海工等我市特色支柱产业,更好地为境外注册公司和非居民提供服务。
  金融创新,是我市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一个缩影。
  在土地和海域使用权管理体制上,我市推动节约集约倒逼、规划空间优化、用地计划配给等六大机制创新,去年土地综合整治规模12.86万亩,居全省第一。而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10公顷以内建设项目用海审批权限由省下放南通试点等重大创新措施,也均在全国或省内领先。
  在财政金融体制创新方面,我市组建首家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及内资融资租赁试点公司,推动国有担保公司做大做强。促成与国开行、中投保金融合作,申报设立首个国家级专业创投基金。今年一季度实现直接债务融资92亿元,汇丰银行、恒丰银行正式开业,新增1家企业上市、3家企业场外市场挂牌。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出台《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构建沿海、沿江、沿上海、沿大通道、沿重要节点“五沿”产业发展格局。为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研究出台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创新打造南通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首个国家级“南通高端装备创业投资基金”。
  在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方面,强化载体支撑,实施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去年底,南通综保区顺利通过验收,实现封关运作。至此,我市形成由综合保税区和5个国家级开发园区、11个省级开发区(高新区)、12个跨江合作园区以及一批沿江沿海特色园区组成的载体群。为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我市扎实推进海门叠石桥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同时,加强融资租赁出口货物退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等研究,着手启动向国家税务总局的争取汇报工作。
  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确定19个市级中心镇和8个沿海前沿“区镇合一”的城镇,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的纽带作用。目前,已初步形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总体方案,将尽快上报省委、省政府。
  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让我市企业界倍感振奋,更感受到责任和担当。今年,南通中远船务公司计划共交付9个海工项目,目前已交付3个。“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中国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南通版’。 ”公司总经理倪涛说。
联系方式:正在加载中...
    项目留言
  • 联系方式: 至少包括“姓名、电话或手机”
  • 内容要求: 内容要求最多500
  • 验证码:
江苏招商引资网 ( www.jszsyz.com ) . 中国第一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招商引资专家,将资源引进到最合适的地方,共同打造区域特色经济
招商引资直拨:13182866508 / 025-86803500
QQ交流群:736041616
技术支持:南京悬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1-2020 www.jszsy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 | 苏ICP备08115993号 |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