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门户”产城融合新推进
钟楼科技大街变长了
目前已集聚200多家创新企业
中国江苏网9月24日讯 一段几百米长的玉龙路,是钟楼创业创新因子的集聚地,被称为“科技大街”。
在这里的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主角是一批行业专家领衔的创新团队。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裘进浩的科研团队,日前自主研发出低速提示音系统,已接到国际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的两年期订单。该系统同时得到国家发改委立项,有望成为电动汽车智能警示装置的国家标准。
裘进浩说,他是2012年5月“拎包入驻”研究院的,带来7个人的团队,租了3间办公室。得益于这里“政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创新环境,企业实现了裂变式发展。目前租了3000多平方米厂房,员工超过100人,预计今年销售增长400%左右,“包括我在内的核心团队,基本上都在这里买了房。”
通过与本地企业紧密合作,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快步走向产业化。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农的团队,与区内企业科试中心合作,主攻车辆抗侧翻系统,已与金龙、宇通等大型客车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军的团队,与我市昊邦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双电机分步驱动、增程式主辅驱动等系统技术,目前进入量产,将广泛用于物流专用车。该研究院负责人黄兴威告诉记者,研究院成立3年来,已吸引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3名,涌现出5个新三板企业、8个上市后备企业。
产是基础,城是载体,人才是核心。钟楼科技大街目前集聚了200多家各类创新企业, (下转B6版)(上接A1版)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10亿元的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常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第一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多家本地企业提供配套;文科融合发展产业园引进58家电商,既为我市灯具、地板、家具等传统产业提供工业设计和线上销售,也涌现出了智能快递、小微书店、公交无线网络等亮点。
创业创新因子正随着交通完善而延伸。记者现场看到,玉龙路已向北贯通新闸镇,与机场路和中吴大道相接。长期在城西工作生活的上海大学教授张剑平说,新闸的输变电、机械冶金行业,以及西林地区的市场物流业,今年以来在专利申请、科技合作等方面已有明显增长,行业和企业间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更频繁,“向智造转型,有利于片区的城市化推进”。来源: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