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扬中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主体支撑平台——江苏扬中港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并启动相关项目报批工作,成为驱动开发区港口经济的强大“引擎”。
小产品拥有全国最强的竞争力;行业单打冠军频频被央企和国际500强巨头约谈合作;深水岸线深度开发,在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棋局中抢跑布点……在扬中开发区,这样的“新常态”已成为经济“主旋律”。
“小产品”做成行业之“最”
位于扬中经济开发区港茂路的尚昆科技,是一家生产光伏产业链条上“小产品”——接线盒的企业,创办9年规模翻了400多倍,即使“光伏寒冬期”也逆势实现近10倍的壮大,他们生产的通灵牌太阳能接线盒成为全球业内知名国际品牌,目前国际市场份额已占15%,成为既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生产光伏配套接线盒规模最大的企业。
据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翟德智介绍,把“小产品”做成行业“小巨人”,在开发区有一批这样的企业集群。开发区的企业发展思路和政府的培植方向很合拍——不谋求盲目扩张,也不追风多元化经营,而是把技术创新置前,把自己的主打产品做特,把小产品市场做大做强。星河集团投资近1000万元、历时2年研发的核电厂用核级波纹管仪表截止阀,已于今年7月正式量产,当月就接到订单200万元。现在,核级仪表阀已不光是国内的第一和唯一,并且代表中国制造,步入国际市场“单打冠军”的轨道。
产品精细化带来了市场的高端化。目前,开发区在新能源、智能电气等领域,兆伏逆变器、光伏配套接线盒、垃圾场专用塑料管道等10多个产品已经做到三个最——“技术最领先、市场最大、口碑最好”。
升级“央购、海购”题材
通过对“小产品”的精细化培育,扬中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成长为全国乃至全球“单打冠军”。这样的行业优势,让这批企业群成为央企乃至海外企业掌控市场的战略选择,接二连三找上门来与其洽谈合作,提供资金、技术支撑帮其升级,寻求挖掘更具前景的高端市场。
江苏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开发区一家专业生产工业废气回收设备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企业坚持立足高新技术,成功实现了油气回收装置的国产化,并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等产品销往国内40余家大中型石化企业和各大油田。这些技术和市场优势,被中国航天科工一眼相中,主动前来寻求合作。
目前,企业已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转型前期准备工作,依靠央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营销优势,企业即将迎来增长黄金期,实现10倍能级的放量,预计4年内即可实现10亿元的销售规模。
银佳集团携手中国国电集团、江苏国信集团合资成立联合动力长江有限公司,星河集团与美国贝雅公司、瑞典银瑞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星河阀门有限公司,在扬中开发区,以实体为支撑,园区经济已步入转型发展“新常态”。目前,全区已有5家企业被国内外强企相中,其中3家已经完成合并,此外,还有6家企业正在谋划新一轮转型提升,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板块”。
岸线“留白”迎“港口股”爆发
近期,圣灏通用码头项目工地建设热火朝天,自今年1月启动建设以来,项目已完成投资超过2亿元,水工主体将于本月底完工,明年6月即将预投产,届时,将成为长江中下游深水岸线支撑带上唯一的滚装船码头。下一步,他们还将把智能化港口建设嵌入到临港物流管理中,打造业内智能港口物流的“新样板”。
翟德智告诉记者,圣灝通用码头项目是扬中经济开发区引进的高端物流码头项目之一。虽然拥有长江中下游7.2公里优质深水岸线,但是他们在招商选资中却非常慎重,不引进发展一家低端物流的港口码头。当长江经济带支撑体系建设的国家战略出台,他们蓄势后发,迅速申请成立“港投公司”,迎接“新常态”发展机遇。
目前,通过大力引进高端港口物流和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开发区已建设码头泊位4个,在建泊位2个,待建泊位2个,还有4个泊位正在报批中,全部建成后,可形成销售收入200余亿元,临港产业和港口经济发展的“大手笔”正在迎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