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
报告原文:实施“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明年要开展国际科技产业合作项目50项以上。
解读:2013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行动计划,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国内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展开合作。频繁的交流孕育出丰硕的合作成果。今年,清华大学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扬州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园,新开工科技产业综合体8个,引进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人才86名,位居全省前列。
市科技局局长杨蓉介绍,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组织企业与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等8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进行科技合作交流,分别与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等签订了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合作协议。
“‘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实际上就是‘科教合作新长征’的升级版。”她表示,明年我市将在巩固“科教合作新长征”成果基础上,全面实施“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加强与美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世界科技源头和创新高地的科技对话,在技术开发、产业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签订国际合作项目。
食品工业
报告原文:要牢牢把握现代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把食品工业招商引资作为招商工作重点。
解读:今年7月,国际第三大婴幼儿食品品牌——方广食品投资10亿元在维扬经济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生产型、观光式工厂及电子商务中心总部基地。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将现代食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各地按照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思路和办法,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食品工业品牌。
这次召开的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指出,要牢牢把握“产品优质化、营养化、方便化和生产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把食品工业招商引资作为招商工作重点,瞄准该领域最顶尖的跨国公司、行业巨头,学习经验、推进合作,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和传统“老字号”整合重组、连锁经营、做大做强。
机器人产业
报告原文: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制造与生产,引导机械产业向机器人产业延伸。
解读:“‘机器换人’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大势所趋。”市经信委主任尤在晶分析说,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考验,再加上用工成本增加、跳槽率居高不下形成的“用工难”现象,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的需求高涨,“机器换人”不但化解了技术工种短缺的难题,生产效率、重复精度和产品质量也将大幅提高。
近年来,作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产物,我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多维数控、曙光自控为代表的关键部件开发,以恒佳、一重、艾萨克等为代表的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以牧羊、扬力、长江钢业等为代表的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三种业态。虽然我市智能装备等产业规模较大,但核心技术——智能芯片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机械产业附加值。
绿色评估
报告原文: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建立全面系统的绿色评估体系。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对江苏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扬州加快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与经济发展的短期矛盾。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有的地区对生态保护得好,用来搞工业开发的土地相对就变少,如果还是按传统的GDP考核思路,就会影响地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欣喜的是,市委全会提出,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建立全面系统的绿色评估体系。尤其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考核,使生态文明建设由软环境变成硬指标、硬任务,用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青蓝计划
报告原文: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青蓝计划”,以企业家带动科学家、以管理人才带动技术人才、以“创二代”带动“闯一代”。
解读:作为企业的引领者、掌舵人,企业家的眼光和胸襟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高度。为了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家素质,我市制定实施“青蓝计划”,培养一批既有世界眼光又有本土情怀的民营企业家接班人,使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市人社局先后组织装备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软件信息与新兴产业、旅游与现代服务业103名企业家分五个批次赴德国和美国开展提升培训。企业家赴慕尼黑工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聆听教授授课,赴梅赛德斯—奔驰、希斯、拜耳公司等标杆企业座谈交流,赴华盛顿商会、德国工商业协会等机构学习取经。
市科技局推动实施“百名科技企业家青蓝培育工程”,重点对100名青年科技企业家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和培训,形成创新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