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我市改革部署最集中、推进力度最大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经济体制改革7个文件,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准发力、真落地,通过实施“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累计下放、取消、合并各类行政权力事项1000多项,为全市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动真碰硬。“办手续最希望能少跑城、少进门、少找人。来大丰时间不长,到现在我还没跑过一趟盐城!”大丰市金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徐晓锦是绍兴人,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人防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权从市里下放大丰后,他很快就拿到了项目批复。据介绍,去年我市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减、转、放、免”力度,通过取消、暂停、合并、精简,做到真放权、放实权、放活权。经过审核确认,市57个部门原有行政许可事项302项,仅保留154项,加上市级部门新增行政许可事项20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现有174项,且保留的174项除法律法规规定由设区市主管部门行使外,基本实现了市县同权。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真落地。盐城悦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有立说,过去竣工验收过程对企业来说就像一场“持久战”,建设单位需要向建设、消防、气象等10多个行政部门依次申请验收,多次重复递交材料,“现在,‘串联’改为‘并联’模式,原来由多个行政部门各自实施的竣工验收工作转变为统一、集中的验收模式,缩短了时间,方便了企业。”市政务服务办介绍,去年对所有审批项目流程优化、简化,减少前置条件(前置材料)98项,其中前置条件28项;制定出台了《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的试行意见》,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从170天压减到34天;全面推行容缺预审制度,办理容缺预审项目434个,平均提速30天以上。同时,我市还加强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32个镇(街道)已建127家,2401个村(社区)已建1912家。
投资体制改革出实招。为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向社会放开办法,打通渠道,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各地排出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工程等重点项目,主动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加入。首批重点推介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总投资达1000亿元规模的100个项目。为畅通投资渠道,市发改委对现有产业政策认真梳理,结合盐城实际,出台了《盐城市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共列举了15大类649个限制或禁止投资的具体子项,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实行企业自主决策,充分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减轻企业负担有成效。去年我市梳理制定了《盐城市涉企收费项目目录及标准》《企业付费登记卡》,列出涉企收费清单,将涉及的行政事业及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一票收取,切实解决多头缴费、搭车收费等问题。 “一表一卡”办法及一系列减负优惠政策,能为全市工业企业年减轻负担3200万元,为企业良性、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
审批权力事项的清理、审批环节的瘦身、审批时间的缩水、审批效能的提速,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全市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民间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市新发展八大类创业主体4.84万户,同比增长32%;新发展私营企业2.2万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万户;全市累计私营企业11.8万户,个体工商户46万户,分别列全省第五和第三;新增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16918户,累计达1444户,总量、增量均保持苏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