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讯 (记者何家玉 通讯员季陆军)7日下午,崇川区综合整治类项目老小区方案进入第三轮方案会审阶段。今年,崇川计划再投入2.8亿元,实施北濠桥东村、南川园新村等8个老小区综合整治及73个民生急办整治事项,共计有281幢楼的居民将因之受益。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整治方案会审后,将与居民见面,在充分听取民意基础上再周密设计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推进暖人心、顺民心。
全过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小区居民说得上话并且说了还管用,已经成为崇川实施老小区整治的“新常态”。去年以来,由各街道牵头,社区、邻里组织召集邻里理事、居民代表座谈40余场,发放征求意见表5000多张,共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近50条,及时对施工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学田街道棕榈园小区居民邱祖光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小区停车位改造方案一公示,我们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方案计划在小区通道两侧增设停车位,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紧靠楼道口一侧增设停车位不但容易引起交通拥堵,而且威胁到未成年人出行安全,两侧全部变成停车位也会让小区里没有绿化。”在老邱等小区居民的提议下,整治方案最终优化为单侧增设停车位。
老小区整治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安置房建设同样请百姓全程参与。作为区里首批安置房建设义务监督员,观音山新城十八湾社区拆迁户葛秀华从2012年世纪新城三期开始,一直“紧盯”到现在的世纪新城五期、六期。在他们的直接参与下,世纪新城小区式样、房屋结构越来越贴近居民需求:地上车库改到了地下,人防工程结合停车位越来越实用,“就连小区的名字都是听取拆迁户意见后,根据地方特色取的。”去年7月,世纪新城四期进入绿化阶段,葛秀华等发现,施工方种植的都是水杉等普通植物,虽然成活率高,但是观赏性差。他们提出的绿化修改方案得到采纳,如今桂花等观赏性树木成为小区的亮丽风景。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也为崇川近年来破解流动摊点、建筑渣土等城市管理难题拓宽了思路、找到了办法。2013年启动的流动摊点“333”整治行动,彻底取缔横河路、河西街等一批存在多年、群众反映强烈的马路市场,8000多个流动摊点平稳、依法清理,建成了虹桥路夜市、荷兰街等疏导点,规范设立便民服务亭47个,目前已进入常态管控阶段,街面秩序显著改善。2014年开始实施的建筑渣土“130”行动,将居民小区(临街商铺)装潢垃圾纳入环卫体系免费清运,酒店商场与企事业单位装潢垃圾由环卫统一成本价清运;在工程渣土处置过程中,开发公司、施工企业、运输单位实行“责任连坐”,有偷倒乱倒行为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再接受其商业活动;整合公安、交警、街道等力量,针对夜间偷运乱倒装潢垃圾等开展“零点专项行动”等综合举措。
“实践证明,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突出‘民意考量’,做细做实前期工作,为长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着力完善群众代表参与整治工作的机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也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提升了水平。”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俊介绍。而看到小区门口围满的流动摊贩不见了,路口偷倒的建筑渣土消失了,就连道路两旁的违章搭建都清理了,文峰街道梅花小苑6幢的居民吴永珍也很高兴:“城市干净整洁,我们的心情都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