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创新的热土,一方引领常州科技创新的高地——已有80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植根。
来自全球1.6万名高科技精英,圆自己的梦,也为“常州梦”、“中国梦”书写新篇章:平均每天新增2.63件专利;每天新增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每天营收超过1500万元……
在常州科教城,年轻的创业者们用智慧和汗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曲东升: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我国把机器人智能装备作为突破口,并于上月正式启动智能制造试点。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名城,常州肩负不可推卸的重任。投身这股机器人浪潮,科教城今年重点发展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产业,智能首当其冲。
在科教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东升,是园区入驻机构中“元老级”人物,他正在谋划的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正以全新的模式,引领常州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
与7年前相比,曲东升身上不仅散发着高校教授特有的学术味,举手投足间更多了一些商业气息。
“机器人不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业,实际上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帮助各行各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曲东升说,目前中国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仅有10%左右的大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90%尚未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将是机器人应用的潜力市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带领的机器人商业“王国”,已不仅局限于最初的“根据地”铭赛公司,而是放眼于全国甚至全球,形成机器人产业的“生态圈”。
“我们是一个集团型的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园,园内的10多家企业,都与铭赛公司有股权关系,在机器人产业链上各有专长。”曲东升说,一台机器本身拥有复杂的系统,包括结构、控制、软件、传感器等,需要各个学科来集成。股权合作关系,让所有公司都有了统一的目标,不仅仅有业务上的合作,更实现了外部资源的共享。
常州高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员,总经理刘建芳是2013年的龙城英才。公司研发生产的精密喷阀,打破了德国企业在全球多年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去年,铭赛公司推出的智能化模块生产线,就加装了该系统。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市场热捧,仅4月份接到的订单就超过2000万元。同时,高凯公司凭借这一产品,一举打响自主品牌。
采访中,曲东升不时瞄一眼手机微信群,去年由他发起的“紫丁香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俱乐部”,在全国各地拥有40多个微信群,汇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校友。该俱乐部还与“单飞企鹅俱乐部”联手,让线下智能制造与线上移动互联相结合,在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一展身手,一键找到急需的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
伴随着一步步发展,曲东升的“心”越来越大,依托协同创新,机器人产业继续向外缘扩展。
上一个月,曲东升又成立了常州大智创业投资中心,定位“天使基金”,专门用于扶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项目。目前,募集的3000万元中,已投入5个项目,共计1000万元。
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王国”,正在常州科教城崛起。
姜方俊:“互联网+”的超前体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而这一概念,在4年前的常州科教城就有了现实体验:壹号农场把互联网和农业“嫁接”,经过几年实践正逐步走向成熟。
2010年前,当姜方俊向人们谈起互联网农业和生鲜店商概念时,很多人还不太相信。现在,壹号农场已拥有1000多名会员,今年销售将达到3000万元。
谁会相信,一个IT出身的高科技精英会与土地为伍,会成为一位“农民”?
姜方俊最初的创业念头,缘自一款他开发的类似于开心农场的社交游戏。此前,毕业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他,一直深耕于德国IT行业。出于营销需求,他们为那款社交游戏设置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案。在线下寻找真正的农场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脑海里跳出:为什么不经营一个真正的农场?几个在国外留学的好友一合计,最终放弃游戏产业,决定回国干点事。
“我们觉得互联网有机农业,才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姜方俊说,壹号农场把农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按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流程来生产农产品,再以互联网公司的模式营销,农产品所有订单、生产、仓储、配送等都基于一套严谨的管理软件。
在有机农产品的培育过程中,壹号农场主张“农法自然”,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化肥和农药,而是采用生物和物理技术管理。
“这就是科学,普通农民是种不出来的。”姜方俊笑着说,壹号农场的所有员工都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他们用科学种植来保证菜品的质量。客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追溯到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壹号农场可以测算出不同季节客户的需求,并据此增减种植的品种和数量,减少浪费。记者看到,农场的每块田头,都建有电子虚拟仓库。打开电脑,就能得知这块田的产量、生长结点、上市时间等各种数据。
同样,姜方俊把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思维,也移植到仓储和物流配送上,用大数据来改变传统模式。壹号农场的营养师可以为每个家庭订制菜单,在不剥夺客户购买权和选择权的前题下,确保一周内不重复。
把全新的互联网农业渗透到市场,壹号农场花了3年时间。创业第一年,看着辛苦种出的农产品无处销售,整个创业团队的心都凉了半截。此时投入的资金已超过5000万元。
“未来,一定是‘指尖经济’时代,生鲜商店必将取代传统菜场。”姜方俊说,既然做了,就要做中国领先的农产品电商品牌。
几年实践,壹号农场探索的“互联网+新农业+扁平化供应链+快物流”新型农业互联网模式渐渐被市场接受。目前,公司的菜品近200种,苹果、脐橙等联盟基地陆续加入,并拥有自己的微商城和店商平台。5月份,开始向香港供货。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中产阶层成为该公司3小时供应圈的潜在客户。
今年,某创投将追加3000万元投资,壹号农场计划在新三板挂牌,在更大的平台上谋求新发展。
一群归国科技精英:让激光智能产业风声水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科教城每年都会迎来一大批年轻创业者。
其中,常州中机天正激光装备有限公司的张翀昊格外显眼,尤其是其意大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身份,让人不禁要问,拥有令人艳羡的工作、高薪和环境,为什么还要回国创业,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常州科教城?
“我们都属于喜欢不断尝试的人,都怀着一个创业的梦想。”公司副总经理孙江一语道出。
张翀昊在回国前,早已被多个城市“盯”上。他在激光熔覆、激光硬化等激光强化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参与主持了近10项欧盟框架协议以及意大利国内的科技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具备丰富的科研与成果转化经验,并荣获了“意大利北方联盟优秀青年科学家”称号。
张翀昊的团队表示,常州是老牌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达,配套能力强;多年来,科教城已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机械结构、软件研发等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上,大家可以合作研发,互通有无。
被张翀昊创业激情所感染,西门子高级工程师倪春阳、英国ACCA注册审计师孙江等一批优秀人员,组建了一支实干、高效的创业团队。公司立足于非标准激光装备领域,为客户量身定制专用设备,目前已拥有熔覆、焊接、切割和3D打印四类产品。
公司运营一年多来,上下游渠道、客户、供应商都在常州,并形成了以常州为中心的激光智能设备产业。
在中机天正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4台双驱地轨式龙门激光切割机正“待字闺中”,这是中机天正今年主推的产品之一,5月份将全部交货。孙江介绍,这种切割机各项指标与国外设备不相上下,但售价却大大降低。经过测试,切割精度达到0.02毫米,而国内大部分同类设备在0.05-0.1毫米之间。以切割1毫米不锈钢板为计,每分钟切割速度在40米左右。这,足以傲视全国。
角落里,还“藏”着一台试验中的五轴激光切割设备——这是未来中机天正的“明星”产品,今年11月或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亮相。五轴的机器人结构,使得焊接成为一种三维运动,设备上还安装有智能软件,可进行卫星定位,所有数据传输均实现可视化。“也就是说,只要机器运转,我们就可以监测到机器在什么位置,是否被挪动过,每天开机多少小时,切了多少板,使用的功率有多少,耗电多少等等。”孙江说,未来,公司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对设备进行诊断,并通过大量数据采集,改进工艺,提高设备各项功能。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一个又一个挑战接踵而来。为了解决各种难题,该团队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在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只有2万多元现金,张翀昊的私宅,至今还抵押在银行。
成功的大门,只为执着者打开。创业第一年,公司实现销售200万元,今年预计达3000万元,跳跃式的发展速度完全超出创业团队的预期。去年底,中机天正获得700万元风投。春节过后,公司重新修订2015年目标,一边把成熟的焊接和切割设备推向市场,一边继续研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