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委办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做好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命名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查找薄弱环节,缩小与“标准”的差距,力争顺利通过新一轮考评。
近年来,海门市多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双拥模范城”早已是海门一块“叫得出、喊得响”的城市品牌,展现了海门“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是第十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评比年,该市如何顺利通过考评?如何打造双拥工作新亮点?
扎根社区“开花结果”
“以往,我市双拥工作着重于市级层面,很少‘沉’到百姓中去,或者说基层双拥工作还不是很到位。这两年,已有所起色,但仍需加强。”海门市双拥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目前,该市已将社区双拥经费纳入了政府预算,去年该市财政支出100多万元用于补充基层社区双拥工作经费。“现役军人立功受奖有人上门报喜,重点优抚对象患病住院有人看望,家庭发生困难有人扶持,重大节日有人上门走访慰问,空巢独居老人有人关爱,涉及必须上门走访的要确保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一户不漏、慰问标准不少,这些规定动作必须做。”悦来镇的一位村干部说。不少社区通过上门走访、开座谈会、送“光荣人家”和慰问年画等形式,开展双拥服务活动。正余镇邢柏村21组退伍军人冯再平,去年年满60周岁,负责该村双拥工作的副书记曹丽萍主动上门,帮助其办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
社区双拥工作,是全市双拥工作的新亮点,今年海门市仍会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拥军优属的政策,让双拥工作扎根基层“开花结果”。
与民营经济“互惠互赢”
双拥工作与民营经济也能“走到一起”?当然可以。南通市五金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达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南通五金机电有限公司把开展双拥工作,作为公司本职工作,已开展10多年。2003年,公司专门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双拥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能力强、觉悟高的优势,开展企业双拥工作。80多岁的老党员、企业老职工崔桂芳,2013年联系了65个双拥对象,2014年联系了72个双拥对象,每年都要走访两三次,让他们深受感动。公司与部分优抚对象签订了帮扶协议,通过资金上资助、人力上支持、技术上帮助、信息上提供等途径,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增强了优抚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受助的80多岁烈属姜雪兰热泪盈眶地说:“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私营企业先富起来没有忘本。”
民营企业的双拥工作,是全市双拥工作的新课题。南通五金机电走在了全市民营企业的前头,做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赋予了该市双拥工作新内涵,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互惠互赢”。
拓宽融合领域 打造双拥工作新亮点
“双拥工作并非是‘独门’工作,而是与全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寻找工作的结合点,拓宽各方面融合的领域,打造出新的双拥工作亮点,使全市的双拥工作持续不断向前推进。”该市双拥办工作人员充满信心地说。
根据海门市委办的通知,该市今后的双拥工作,既可在国防教育、双拥典型宣传、健全双拥工作组织、完善优抚安置政策、涉军维权、军地互办实事等传统拥军工作方面加大力度,也可在“双拥在基层”、拓宽退役士兵就业渠道、“军人家庭服务中心”、 拥军服务岗、与井冈山市“联学联创联建”、树立拥军企业典型等方面开拓创新,不断打造海门双拥工作的新亮点,擦亮海门“双拥模范城”的品牌。